市场数据回顾:出货量稳步回升,结构性复苏显著
根据美国房车工业协会(RVIA)最新数据,2025年上半年(1–6月)美国房车批发出货总量达 190,705 台,同比增长6.8%。其中:
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,美国房车市场在第一季度增长强劲:前3个月同比增长幅度都在6%以上,表明年初需求恢复动力充足;4月开始波动调整:5月环比下滑至全年最低,或与库存调整、消费者观望情绪相关;6月强势反弹:同比增长15.9%,同时也是新款2026年车型上市月份,展现出产品驱动的新势能。
其中,拖挂式房车(Towables)6月出货 26,532 台,同比增长 15.3%;自行式房车(Motorhomes)出货 2,800 台,同比增长 22.4%;公园房车(Park Models)增长缓慢,仅同比上涨 2.4%。
虽然市场未达到疫情高峰期的爆发式增长,但在产品创新和消费升级驱动下,美国房车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复苏与理性增长阶段。
宏观政治与经济背景:不确定性中推动户外经济新引擎
2025年上半年,美国处于总统大选前政治周期,政策重心向“本土制造业复兴”“基础建设投资”和“户外休闲经济”倾斜。
通胀压力未消,但就业稳定:高利率抑制大宗消费,但房车作为“家庭旅游新模式”仍具有替代性优势(相比机票+酒店);
制造回流趋势明显:印第安纳州等传统房车产业带获得更多税收激励,带动 RV 制造商技术投资与零部件本地化;
“乡村振兴”型旅游被强调:国家公园系统持续扩建营地资源,吸引更多露营旅行与房车生活方式的人群参与。
人口结构与消费行为演化:多元人群成为新增量
根据 RVIA 与 Go RVing 的2025用户调查:房车用户年轻化:49岁成为房车拥有者的中位年龄;千禧/Z世代占比快速增长:35–54岁人群为最大消费群体,占比近 46%;首次购车者大幅上升:占比约 36%,反映市场尚有扩张潜力;Solo camping 成热潮:31% 的用户为“独自出行者”,宠物陪同露营成为新趋势;少数族裔群体增长迅速:黑人、亚裔和拉美裔房车使用者占比持续提升,市场更加包容和细分。
这一代用户倾向于:更智能化、轻量化、环保的房车;可远程工作、亲子露营或长期移动生活的场景;注重品牌价值与社群归属感,热衷社交媒体分享和打卡。
露营文化与生态配套:基础设施先行,文化社区构建
美国露营基础设施成熟:全国有超过 15,000 个营地,其中公园系统、KOA等连锁系统完善;
Campground of the Future(未来营地计划) 加速推进,包括 EV 充电桩、星空观测平台、远程Wi-Fi等智能化配套;
出现了支持多种人群(如LGBTQ+、退休族、科技游民)的“功能型营地”与“政治中性营地”;
产业链联动健全:租赁平台(如 Outdoorsy)、房车改装、宠物友好营地等,构建房车生活全场景闭环。
产业趋势:高端化、轻量化、智能化是核心演进方向
制造商纷纷发布 2026 款房车:更强调能源效率(太阳能、锂电池、轻量材质);内部智能家居系统如 Alexa 控制、智能空调;空间模块化以满足多子女家庭、宠物旅行、远程办公等不同场景。此外,房车与新能源结合正成为未来方向:EV 房车、混动拖挂、可充电营地设施已陆续推出。
对中国房车市场的启示与建议
启示一:产业要从“卖产品”转向“卖生活方式”
打造“家庭+宠物+自然”的房车文化内容;推动房车节、亲子露营赛事、银发旅行社群等文化化场景。
启示二:营地设施是突破市场瓶颈的核心
加大对公共露营地、电力、水排设施的政府投入;推出“城市1小时房车营地圈”试点政策。
启示三:推动金融支持与租赁先行
鼓励房车租赁平台发展,普及短租房车体验;优化房车消费信贷产品,降低年轻人入门门槛。
启示四:建立标准体系与出行便利政策
统一房车上路标准、停车规范、加电/加水规则;
推动ETC识别、房车专区服务区试点等出行便利政策。
结语:美国“房车生活化”正在成熟,中国“房车起飞”正当时2025年上半年,美国房车市场在多重宏观压力下实现逆势增长,得益于稳定的制度环境、成熟的消费群体与完善的配套体系。而中国目前虽仍处于市场培育期,但只要围绕用户场景、基础设施与文化内容三大核心发力,完全具备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实现跃升的条件。